百亿神曲成导火索,作词人开口反转刀郎师徒情
十年前,十九岁的羌族女孩谢春芳在成都歌舞团当服务员,谁也没想到她后来会被人叫作云朵,机缘凑巧,她的嗓音让刀郎听进了心里,刀郎把她接回家,一点一点教她唱歌,还给她写了《爱是你我》,这首歌后来上了春晚,那时刀郎已经因为《2002年的第一场雪》火遍大江南北了。
十年前,十九岁的羌族女孩谢春芳在成都歌舞团当服务员,谁也没想到她后来会被人叫作云朵,机缘凑巧,她的嗓音让刀郎听进了心里,刀郎把她接回家,一点一点教她唱歌,还给她写了《爱是你我》,这首歌后来上了春晚,那时刀郎已经因为《2002年的第一场雪》火遍大江南北了。
娱乐圈是个名利场,更是个是非场,公众人物一定要谨言慎行,因为一个不小心,就有可能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,这段话用来形容词作家苏柳再合适不过了!
就因为她在一次的直播中聊了聊这首歌的创作背景,结果引来了不少刀郎粉丝的不满,甚至还引遭遇了网络暴力
“你总是随手把银簪插在太阳上面,我闻着芬芳跋涉着无限远”,当这句歌词的旋律在耳畔响起,无数人会立刻想起云朵那穿透灵魂的嗓音。作为播放量高达百亿次的国民级歌曲,《我的楼兰》早已超越音乐本身,成为一代人的听觉记忆。但自2024年12月31日起,这首歌的云朵版本从各
9月21日,《我的楼兰》的作词者苏柳接受采访,讲述了她对《我的楼兰》的作词的感想以及对目前歌曲的被下架的一些看法,后续引发很多网友的评论,据苏柳本人说,她被广大爱护刀郎的粉丝网暴了,为了澄清事实,她主动找过几个刀郎粉丝的头部主播,讲述了被别有用心人员误导,以及
刀郎收回《我的楼兰》等歌曲演唱权后,作词人苏柳2025年9月公开力挺云朵,强调歌曲成功系三人共创,云朵十二年演绎不可替代。
“我是一定要诉诸法律的,因为这是严重侵权。”面对自己作词的经典歌曲《我的楼兰》被改编成《雪线之上》,词作者苏柳在近日发布的视频中直言已约谈律师,准备起诉。
9月26日早晨,郭志凯在其抖音直播间中声称:“前天与苏柳老师通话聊天一个半小时,证实啊呀啦嗦公司拥有《我的楼兰》完整版权。”。郭志凯在直播中说苏柳老师告诉他“啊呀啦嗦公司给了她部分版权费”,至于授权时限,郭志凯说苏柳老师说是“三年”。说到这里,郭志凯又说“苏柳
一边是她注册视频号连更两期“半小时长谈”,张口“北京专家”、闭口“警车开道采风”,把一场版权纠纷演成个人秀;一边是知名音乐人陈伟在直播间当众打脸:“2007年她这级别歌词,超2000元我抹脖子!”这场闹剧里,没有谁是真正的赢家,却把乐坛的傲慢与虚荣扒得一干二净
最近刷到《我的楼兰》那事儿,真觉得有点魔幻 —— 明明是首火了十几年的经典歌,怎么突然因为个采访就吵翻了天?后来翻了完整录像、问了圈里朋友才发现,哪儿是什么 “苏柳夸大事实博关注”,根本就是短视频剪辑搞出来的信息错位!这背后藏的创作分工、版权问题,比 “炒作”
近日,知名乐评人郭志凯直播爆料,称《我的楼兰》词作者苏柳在直播中客观讲述歌曲创作流传过程时,竟惨遭部分网民的无端侮辱与谩骂,她向老友倾诉一个半小时后不禁潸然泪下。这一事件,如同一面镜子,清晰映照出网络世界中存在的种种恶劣言行,令人痛心疾首。
在音乐的世界里,关于歌曲词曲与演唱哪个更为重要的争论从未停歇。苏柳作词、刀郎作曲、云朵演唱的《我的楼兰》引发此议,而诸多经典歌曲的创作与演绎历程,为我们深入剖析这一问题提供了丰富素材。
这事儿放咱们普通人身上,早就被人念叨了。你跟邻居有点小摩擦,不自己上门去聊,偏要让你家亲戚去对方亲戚那儿说说情,你说这事儿能办利索吗?很可能话传到意思全变了。
看过9月21日采访的小伙伴都知道,两个半小时的视频中,苏柳谈了13分钟的刀郎、云朵和我的楼兰,虽然这些视频是剪辑过的,但每一字每一句都来自苏柳之口
2025年3月,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一纸判决把《我的楼兰》拆成三块:曲子归刀郎,词归苏柳,云朵只能“非商演”开口。
大叔说起他家表弟也是写词的,一年能卖出去几首已经算牛了,钱还差不多够买两包烟。
苏柳的词我的楼兰,和刀郎的曲合作很成名,这一点必须肯定。点击量听说破百亿,当然也有每个演唱者的积极贡献。一手美好的作品,三者缺一不可,至于谁的功劳更大,这里不做研究,听众自有认识,这里不在赘述!
不管是作家,还是艺术家,当自己的作品取得傲人成绩时,都会很高兴,但这样拿着100亿播放量疯狂炫耀的,少之又少!
十年前,《我的楼兰》让云朵一夜成名,她被冠以刀郎最得意门生的光环。十年后,师徒情断的流言四起,她被扣上忘恩负义的帽子。这首歌的词作者终于打破沉默,一番话不仅为云朵正名,也让刀郎当年的苦心浮出水面。
9月21日的一次采访,让苏柳成为了风云人物,过去一个星期里,有很多关于她的话题冲上热搜,引来数以万计的网友围观,原因是她在那次采访里谈到了流量很高的两位明星,一个是刀郎,另一个是云朵